到了山頂後,如果能見度還蠻高的話(雪還不大的話)
可以看到像這樣的美景
而這邊就是你的戰場拉,要開始勤練勤摔的滑下去了
我第一次去 滑雪場時也是甚麼都不會,抵達滑雪場換完裝備大概就接近中午了
學習一些小技巧後,就直接上戰場去搭纜車了
但因為是搭巴士,所以大概四點就要下山,拆還裝備也得抓半小時
我記得第一次滑雪,三個半小時,含平地教學,我只滑了三趟下來
精彩回顧 之「跌倒後站起+煞車篇」
掉到雪堆要像這樣殭屍跳跳跳,移動身體,跳出軟雪堆中
一直勤練這些技巧後就可以打直雪板,微微的挑戰加速了
大概像這樣練個幾趟,就能夠像我這樣囉
第一天只滑了三趟,第三趟大概就能這樣的程度,也可以左右大略移動到自己想要的位子了
不過影片是第二天的滑雪畫面
那天是直接纜車上山頂後,邊教怎麼後溜,實際教學示範並實戰開始後溜練習
但其實基本上第二天都在練後溜,一直到最後兩趟我才後溜+正溜都練,邊溜著下去
(那天大概溜了6-7趟左右吧)
*完全跟第一天滑雪的三趟比起來來說,速度上進步很多阿阿阿阿阿
(雖然第一天有在新手區練習 ... 但比起來真的慢很多!)
等到你在陡坡很順的滑行與煞車後,就可以開始練轉彎囉
(要愈來愈帥氣了阿阿阿)
正面向下滑時,如果你要右轉的話,通常是右腳在前
反之,如果要左轉的話,通常是左腳在前
這都是靠你下半身的力量
所以你的下半身就得適時的移動一些角度與方向
這樣才能轉彎並往你想要的方向前進
[小技巧] 練轉彎時,你的視線可以搭配手指指那個方向
通常這樣做後,滑行就會開始往那方向前進了
等到你真的會了後,可以嘗試不要使用手指指那個方向
單靠自己下身轉換的角度與位子,就能夠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的話
那麼就算成功了噢
這些都練會了之後,就可以開始來練落葉飄技巧 (Pendulum) 囉
正面面對下坡時,能以不滑動的狀態下站起來
(也就是煞車定住)
將身體重量移動到左前方,此時板子會往左前方滑去
接著煞車到完全停下後
再將身體重量移動到右前方滑行,一樣板子會往右前方滑過去
接著煞車到完全停止
一直這樣練習,就是"之"字型了
像落葉般飄動著
接著帶來的是~姐看似很厲害之最後掉漆影片
哈哈哈哈哈,結果最後來個倒
好啦,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啦!
專業示範影片:
總複習全部的技巧之專業示範影片:
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一些滑雪的基本禮儀與注意須知:
1. 盡量跟家人或朋友一起滑,自己滑發生意外沒人能夠協助你
2. 受傷時別驚慌,脫下板子倒插身後斜坡呈「X」狀,讓其他滑雪者知道你受傷,請他們幫忙打電話求救或叫救援隊
3. 遵守雪道標示,別滑到禁止進入區,並看懂雪場地圖,知道自己位置。
(有雪場地圖資訊的話,也請隨身攜帶著)
4. 滑前方的人有優先權,後面滑行者要超車時得避開
5. 雪道會合點時,要注意看其他道有沒有人要下滑,若有人要禮讓,確保自身與他人安全
6. 休息時請停留在雪道兩側,不要在雪道中間或轉彎處停留,請停於顯眼處勿為死角處,以免被撞
7. 滑雪板脫下時一定要倒放(有固定器那面朝地面),以免滑落
8. 雪褲雪衣雖然都有拉鍊式的口袋,但還是避免放置硬物 (像是無法自由凹折的錢包及相機)
對於常重摔的初學者,是很容易因為重摔時口袋內有硬物關係而傷及骨頭的
像我就曾放了一個小零錢包,剛好放在雪衣口袋,重摔後肋骨就痛了好一陣子,這樣是非常危險的噢!
*如果有需要攜帶錢的話可以帶幾張紙鈔放口袋將拉鍊拉起來即可,全身盡量能清空就清空,手機我其實也建議就放在雪褲內(比雪衣好?),以摔下不因物品傷到自身骨頭為主
希望大家都能努力的挑戰完第一趟纜車
記取那連滾帶爬的無力感跟挫折感,並勇於繼續挑戰
這樣才能更征服雪地自在的享受滑雪樂趣噢
謝謝大家啦
(滑雪篇終於打完啦,熬了一整個夜晚,實在太佩服自己的毅力了,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囉)
也非常感謝那趟獨自的北海道之旅,又首度體驗滑雪
在來滑雪場上的巴士遇到非常好的台灣人們
細心教導我雪板(snowboard)
我才有辦法會有這麼多滑雪心得,並上網看各知識融會貫通打出文章噢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如果覺得我寫的還OK的話
請留言支持我,或至粉絲專頁給我一個讚喔!
您的支持是我寫文章的動力,謝謝~
www.facebook.com/angel791022fans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===== 加碼之傳送門,阿中旅行箱都去哪兒買 =====
Centurion 行李箱
阿中實際使用了超過65天,旅行超過10國之文章介紹:(點我)
阿中之旅行箱團購表單:(點我GO,貨到付款去~)
AGODA北海道訂房去(可點我並加我的最愛,以方便搜尋飯店訂房喔)